离岸人民币汇率震荡加剧,持续贬值可能性不大
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加征高关税等因素影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4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节前两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振幅近1000基点。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而此次“对等关税”加征幅度和广度显著高于预期,为汇市带来不确定性。4月3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贬值至7.3和7.34,离岸人民币日内振幅达到1.01%。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89,相较前一交易日调降96个基点。
4月4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现日内大涨超过400个基点,盘中升破7.24,最高触及7.2397。截至4月6日15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957,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因国内节假日休市暂未更新,最新报7.278。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外硕导杨海平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震荡加剧主要受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中美利差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美国追加关税无疑将波动进一步放大。
回顾近一个月,在岸人民币汇率从3月中旬的7.2左右一路震荡下行至7.3附近,离岸人民币走势相似。不过整体来看,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依旧稳定,其中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98.8—99间波动。这也表明,人民币汇率在近期相对企稳,且在主要非美货币中表现较为稳健。
“短期内人民币走势会相对稳定,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在美元指数承压的背景下;相反,若汇市波动水平持续处于高位,稳汇市措施可能出手,以防范单边预期过度聚集及人民币超调风险。”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事实上,“双向波动”是人民币汇率的常态,在分析人士看来,特朗普政府所谓高关税对于人民币的冲击有限。面对“对等关税”,中方已宣布,“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王青表示,预计接下来中美关税谈判将较快展开,后期实际执行关税有下调空间。特朗普政府本轮关税策略很可能是“先提价、再打折”,而美国自身物价和就业市场也无法承受“对等关税”的猛烈冲击。
王青判断,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关税谈判进程、美元指数变化,以及国内宏观政策走向,将是牵动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加征关税还会对美元形成一定压制效应,以及美国加征关税无疑会加快国内宏观政策对冲步伐,预计二季度降准降息有望落地,都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同样指出,考虑到市场对于国内政策发力的预期和人民银行稳汇率政策保持强度,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在7.3左右偏弱震荡但或难大幅走贬。从2018—2019年中美贸易冲突期间的汇市经验来看,关税政策从宣布到实际落地生效期间对于汇率的扰动最强,而中美双方开启经贸磋商对于外汇市场情绪的安抚作用同样明显。短期来看,关税压力下我国经常性账户韧性受到挑战,汇率面临基本面压力。但美元指数在市场“衰退”交易逻辑下偏弱运行,一定程度缓解了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
“我们坚持底线思维,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箱,必要时果断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防范外汇市场自我强化形成‘势能’,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在不久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如是说道。对于推动人民币汇率企稳,人民银行及外汇局已有数次发声。
王青强调,年内来看,着眼于有效应对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弹性趋于加大,贬值容忍度也会有所提高,会持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