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17亿美元
5月7日,国家外汇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
国家外汇局表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4月我国外储规模升幅扩大
对于4月我国外储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受访专家普遍表示,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
具体而言,4月,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4.6%至99.5,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0%;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0.8%。
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4月,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升值,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至少三分之一为非美元储备资产,因此产生账面浮盈;同时,外汇储备持有的债券资产价格上行,亦在账面上形成浮盈,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4月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
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新的贸易政策,加剧了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增加了美国经济滞胀风险。当月,美国一度发生股债汇“三杀”,国际资本加速逃离美元资产,导致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8%以上。
对此,中银证券(601696)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美国例外论”濒临破产,叠加美国贸易政策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破坏,以及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和拟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征税的传闻,美元国际信用受损。
管涛援引数据表示,人民币汇率经受住了考验,经历4月初的短期震荡后,4月底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重新升回7.20:1附近,且较上年底均有所升值。
外储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如何看待未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趋势?
赵庆明认为,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或成未来主要走向,叠加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处于降息周期,有利于债券价格上涨,上述因素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提供了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国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从短期与长期视角分析,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多边主义,加强与周边国家、欧盟等地区的沟通合作,短期内有助于减缓对美国出口下滑风险;长期来看,我国全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出口将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温彬认为,国内宏观经济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黄金/外汇储备比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央行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是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对此,赵庆明认为,此举或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方面,从国际储备结构来看,我国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低于其他主要国家,通过适度增持黄金、优化储备资产配置,有助于提升储备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从绝对规模来看,我国黄金储备量在全球虽位列第六,但与我国经济体量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无论是从相对占比还是绝对规模而言,增持黄金储备均符合我国国际储备体系建设的长期需求。不过,增持节奏料将依据国际黄金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动态调整,不同月份的增持规模或有所差异。”赵庆明表示。
王青认为,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来看,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2436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7.4%,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黄金/外汇储备比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显示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仍在稳步推进。”管涛说。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