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2025-05-08 09:38:23 来源: 金融时报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

  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总量政策发力 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宣布了降准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其中,降准方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通过降准可以优化央行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的结构,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负债的稳定性。”潘功胜表示。同时,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降至0%。

  关于降低利率,潘功胜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一是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下调到1.4%。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

  二是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约150亿元至200亿元,推动银行加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

  三是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中,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上述政策措施将向金融机构提供规模可观的、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政策效果还将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潘功胜表示。

  创设并加力实施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从传统意义上讲,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工具,但结构调不好,总量调控也很难发挥有效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推动解决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潘功胜表示,这些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按照“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先后创设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形成了以总量工具为主、结构性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本次发布会上,潘功胜宣布,央行进一步创设并加力实施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从目前的1.75%下调到1.5%。同时,给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下调到2%。

  二是设立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其中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潘功胜表示,为提升和改善服务消费供给,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并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这项工具额度是5000亿元。

  此外,潘功胜还宣布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支持“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这次我们创设并加力实施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有数量的增加,也有价格的优惠,更好发挥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潘功胜表示,未来,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各项工具使用效果,还可以扩大工具规模、完善工具政策要素,或者创设新的政策工具。

  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持续优化

  对于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等创设的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工具,潘功胜表示,两项工具适应了市场需求,受到市场广泛欢迎,起到了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善金融市场预期、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这两项工具完全按照市场化原则设计,为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和增持等方法进行市值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潘功胜表示,互换便利增强参与主体的资金获取能力,回购增持再贷款为发放相关贷款的商业银行提供了低成本资金,两项工具的市场参与主体自主决策购买股票的时机和规模。目前,互换便利工具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总金额1050亿元;超过500家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贷款总金额约3000亿元。

  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各方建议,这两项工具还在不断优化。本次发布会上,潘功胜提到,将两项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以提升工具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主体需求。此外,互换便利方面,证监会将参与机构范围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扩大到40家的备选机构池,质押品范围纳入了港股、限售股等,并指导金融基础设施降低业务收费标准;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降到10%,同时将中国诚通控股和中国国新控股这两个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纳入支持范围,两家公司已经宣布拟使用工具资金合计1800亿元,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债券市场“科技板”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就绪

  围绕债市“科技板”,潘功胜介绍,前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等部门,积极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这三类市场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同时,针对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的特点,对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进行了完善,健全了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目前看,市场各方响应非常积极,各类型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积极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沟通,对接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意愿。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潘功胜表示。

  此外,为了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科技板”发行长期限的债券融资,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借鉴2018年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经验,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即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以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同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一起,采取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共同参与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还可以有效降低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债融资成本,支持其发行更长期限,比如8年期、10年期债券。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三德科技
  • 沃尔核材
  • 电光科技
  • 钧崴电子
  • 金安国纪
  • 长盛轴承
  • 广和通
  • 科泰电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